在番禺区的北部,番禺小谷围街道历史悠久,保留着全国重点文物古迹,多年来的经济发展稳定,教育事业、医疗事业等都达到较高的水平,以下是小谷围街道的详细介绍:
小谷围街道,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,地处番禺区北部,东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相邻,南隔沥滘水道与南村镇、新造镇相望,西邻洛浦街道,北与海珠区隔江相望,总面积20.15平方千米。截至2011年末,小谷围街道户籍人口有7.28万人。
1987年,现小谷围街道境域属新造镇;2004年8月,新造镇分设小谷围街道。截至2021年10月31日,小谷围街道辖1个社区、4个行政村;街道办事处驻大学城中心大街南28号。
2011年,小谷围街道实现生产总值29.92亿元,比2010年增长9%;实现税收1.27亿元,比2010年增长6.97%。
历史沿革
1987年,现小谷围街道境域属新造镇。
2004年8月,新造镇分设小谷围街道。
行政区划
截至2011年末,小谷围街道辖北亭、南亭、穗石、贝岗4个行政村。
截至2021年10月31日,小谷围街道辖1个社区、4个行政村:星汇社区、南亭村、穗石村、贝岗村、北亭村,街道办事处驻大学城中心大街南28号。
地理环境
位置境域
小谷围街道地处番禺区北部,东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相邻,南隔沥滘水道与南村镇、新造镇相望,西邻洛浦街道,北与海珠区隔江相望,总面积20.15平方千米。
人口
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,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,小谷围街道常住人口有131470人。
截至2011年末,小谷围街道户籍人口有7.28万人;另有流动人口1.28万人。
经济
2011年,小谷围街道实现生产总值29.92亿元,比2010年增长9%;实现税收1.27亿元,比2010年增长6.97%;其中国税0.28亿元,地税0.99亿元。
2011年,小谷围街道主要商业区有北亭广场,占地12万平方米,商户247家;广州大学商业中心,占地7万平方米,商户658家;G0G0新天地广场,占地6万平方米,商户723家;大学城商业南区占地4万平方米,商户45家;大学城商业北区占地3.5万平方米,商户39家。2011年,小谷围街道商业成交额7.5亿元。
社会事业
教育事业
小谷围街道境内有广州大学城。截至2011年末,小谷围街道有省、市属大学10所、省级中学1所,小学1所,有幼儿园1所。小谷围街道岛内分布有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。
文体事业
截至2011年末,小谷围街道有文化活动中心16处、艺术馆7个、音乐厅9个;有各类图书室11个,藏书180余万册。截至2011年末,小谷围街道有大型体育场1个,大型体育馆1个;中型有体育场12个,中型体育馆8个,游泳馆13个,网球场6个。
医疗卫生
截至2011年末,小谷围街道有三级甲等医院1所,各门诊部(所)14个,床位1050张。
社会保障
2011年,小谷围街道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户,人数19人,支出3.33万元;医疗救助19人次,支出9.5万元;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6人次,支出4680元;国家抚恤、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人,支出17.04万元;社会福利费33.33万元。2011年,小谷围街道有社区服务中心1个,社区服务站5个。
邮政电信
截至2011年末,小谷围街道建有小谷围信息枢纽楼,内设邮电、电信、移动、联通等通信服务;有邮政局1处,代办处30处;有电信企业4家,服务网点38个,固定电话用户4.7万户,移动电话用户17.5万户,互联网用户16.9万户。
交通
截至2011年末,小谷围街道境内交通以内环、中环、外环3条环路以及12条放射线形成开放式路网,对外交通有南部快速干线、京珠高速公路、2条地铁线以及3条过江隧道;境内有公交线路8条,对外公交线路12条、教职工专线4条。
历史文化
文物古迹
小谷围街道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汉德康二陵,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穗石村炮台遗址、曾豫斋夫妇合葬墓、林氏宗祠、崔氏宗祠、练溪村古建筑群、渭水桥及石门楼,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陆氏宗祠、怀爱堂、梁氏宗祠、关氏宗祠等。
文章来源: 番禺招聘网 https://panyu.goodjob.cn,转载请注明。
上一篇:番禺区新造镇领导走访调研重点企业